• 1
  • 2
当前位置 : 贵州诗词网 > 新诗选登 >
走进贵阳
2022-05-17 09:30:34 | 作者:张通平 | 作者单位:贵阳 | 阅读:

     

当夏季的太阳启动难熬的热浪
 
  我来到避暑之都——贵阳
 
  我很奇怪,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今天
 
  这儿何以这般凉爽
 
  每一阵清风吹过都让人心旷神怡
 
  一年四季都是春天的模样
 
 
  环城森林把浓浓绿意
 
  延伸到了城市的大街小巷
 
  悠悠的南明河像一条绿色的丝带
 
  轻飘在林城的脸庞
 
  大名鼎鼎的甲秀楼像一个亭亭玉立的美人
 
  展示着古典的秀丽与端庄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在楼旁的翠微园吟诗作画
 
  江湖高人在楼台上品茗论道遥指远方
 
 
    走进市中区的“天然氧吧”,迎面吹来
 
  黔灵山风阵阵的清凉
 
  猕猴在跳跃,小鸟在歌唱
 
  云烟深处的弘福寺里香客如云
 
  山那边的黔灵湖上早有人荡起双桨
 
 
        小车河的游道啊多么长
 
        满川风景都被攥在手上
 
        阿哈水库的波光吸引了多少游人驻足
 
        那么多婚纱选择在这里
 
        留下人生最美好的影像
 
 
   十里桃花掩映下的花溪水静静地流淌
 
   像一个清纯无比的姑娘
 
   清风细柳述说着当年巴金和萧姗
 
   在这里度过的蜜月时光
 
   几步花圃几农田勾画出
 
   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
 
 
   波光粼粼的红枫湖似高原明珠
 
   渔舟唱晚,百鸟飞翔
 
   湖中小岛星罗棋布
 
   民族风雨楼传来欢声笑语
 
   侗族大歌在湖光山色里回荡
 
 
  走在青岩古镇的石板路上
 
  我打量着街边古色古香的老房
 
  店铺里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
 
  品种繁多的青岩小吃
 
  让游人的舌间唾液流淌
 
  赵公祠里,贵州第一个状元赵以炯
 
  仿佛还在挑灯夜读
 
  古镇的明城墙上,回荡着
 
  金戈铁马的声响
 
 
  东山坡上的阳明祠古木参天,静若禅房
 
  王阳明仿佛从历史的风雨中走来
 
  龙场石洞孕育出石破天惊的思想
 
  “知行合一”的心学正果让全世界仰望
 
  清末“贵州剪辫第一人”平刚
 
  最先提议创立京师大学堂的李端棻
 
  还有黄齐生、姚华、任可澄……
 
  贵阳历史文化名人如群星闪耀
 
  各领风骚
 
 
  我站在贵山之巅眺望
 
  找寻林城四周的奇异风光
 
  西望山的双峰像哺育白云的乳房
 
  高砚石林把我们带回洪荒时代
 
  千姿百态的奇峰怪石挑战人类的想象
 
  六广河大峡谷峭壁千仞
 
  一线天光如银蛇飞翔
 
  南江峡谷群峰对峙,猿啼莺飞
 
  湍急的桃园河水欢腾着人们漂流的欲望
 
 
       浓缩了贵州山水盆景的天河潭啊
 
  流水潺潺,曲径通幽
 
  天空中盘旋着鹰的翅膀
 
  鱼洞峡里少女们穿上了游泳装
 
  情人谷里爱神在徜徉
 
  峰峦叠翠的香纸沟竟然完整地保存着
 
  古法蔡伦造纸作坊
 
 
  领略完真山真水的十里画廊
 
  走进扎佐森林野生动物园的阳光
 
  和自由出没的豺狼虎豹亲密接触
 
  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交响

 
        沐浴着息烽温泉的圣汤,遂想起
 
     当年集中营里革命者的坚强
 
     那么多泉眼涌动的是感恩情怀
 
  还是对这方热土由衷的歌唱
 
 
  走在夜郎国的土地上
 
  四十七个民族的奇风异俗让人遐想
 
  高坡的苗岭响起芦笙
 
  花溪的布依族石板房传来
 
  原生态的八音坐唱
 
  美不胜收的民族服饰让人眼花缭乱哦
 
  数以百计的民族节日让人心旌荡漾
 
  美丽的苗家小阿妹,成群结队
 
  唱起甜甜的山歌,捧起梆珰酒
 
  让远方的客人乐不思乡
 
 
  啊——
 
  我走过许多地方
 
  最美的还是爽爽的贵阳
 
  天造地设的自然生态举世无双
 
  到处是飞瀑流泉,奇山丽水
 
  到处是清风送爽,稻浪飘香
 
  走进贵阳
 
  就走进了唐诗宋词里的田园牧歌
 
  走进贵阳
 
  就走进了喀斯特王国的人间天堂
 
  
 
 个 人 简 历
张通平,四川泸州人氏,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毕业于四川省水产校及四川大学(自考)。
 
曾任四川珙县水电局技术员、副区长、县府办秘书、县府法制科长等职。2000年初走出体制,先后干过记者、编辑,文化专业户、自由作家,独立策划人等。
 
本人从事文学创作多年,曾师从台湾诗人商禽先生,著有诗集《杂色河流》(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主笔《僰乡奔腾》(中国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另著有人物传记《金叶先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原中宣部长朱厚泽先生亲自为该书写有代序文章)和《永远的黄果树》(书稿),在海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数百篇诗歌、新闻及文学作品,等等。